#Taylor Swift

看到王慧玲评价 Taylor Swift 结婚,说点我的想法。 王慧玲的观点多数太极端了,很多自相矛盾的逻辑基点,多是情绪性输出,尤其是她的一些短视频。 就比如,她让人“永远不要有受害者心态”,但她经常用受害者视角去收割流量。 前阵子朋友推给我她的《基层女性》,看完了我觉得她很难代表基层女性。 不如去看《少有人走的路》。 我不是说这本书毫无价值,都不可取。 但一个人如果要写这么“宏大”的主题,要代表这么一类人,结果内容极度狭隘,戾气也很重,阐释事实不客观,各种标签化,还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价别人美其名曰“骂醒”,显然是不合格的。 基层女性如果完全听她的,听着可能爽,因为她总是从受害者的视角出发,迎合了很多人的受害者心理,但最后大概率只会更拧巴、更不幸福。 你想啊,你总觉得别人要害你,别人对你不公,你能幸福吗? Taylor Swift 结婚,她扯什么“父权”“女象群”“带领女性”,还说人家这么有影响力,却用行动强化了“婚姻是女性归宿的文化叙事”。 说句抬杠的话,王慧玲女士自己也挺有影响力的,各平台那么多粉丝,还为基层女性写书,那为什么她自己不用离婚来削弱这层文化叙事呢? 我就不懂了,人家幸福,人家结婚,怎么就和这些扯上关系了。独立女性的独立,也包括独立选择是否要结婚、和谁结婚,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幸福开心,又有何不可。 对了,看到有人拿她和曲曲比,我想说没得比,她和曲曲差远了,不管是自身理论体系的逻辑性还是流量变现能力。